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物理试题于2025-04-07发布,目前炎德英才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物理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国考一号5物理答案
    2、国考1号5地理答案
    3、国考1号5语文答案解析
    4、2024年国考一号5
    5、国考一号5物理
    6、国考1号物理答案
    7、国考一号2物理
    8、2024国考1号5理综
    9、国考1号5答案
    10、2024国考1号5答案

3、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历史试题


3、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历史试题


23.【答案】解:(1)由题意及P=UI可得,该电烤箱在额定保温功率下工作时的电流为
(2)由题意及可得,当处于加热挡时,R1与R2并联,但处于保温挡时,R2被短路,R1接在电源两端,则有
,,根据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可得,R2=44Ω
(3)由题意可得,要使得整个消耗电能最少,则电路的总功率要最小,由可得,要电功率减小,则电路的总电阻要增大,当两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所以当开关S闭合,S2断开,S1接b时,R1与R2串联,电路的功率最小,为,通电10min,整个消耗电能为
答:(1)电流为0.5A;
(2)R2的阻值为44Ω;
(3)消耗最少电能为6×104J。


解得
(3)小球做斜抛运动,将其运动沿水平与竖直方向分解,当球体到达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减为0,则有
解得
【知识点】斜抛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小球做斜抛运动,运用运动的分解,将加速度和速度沿斜面方向与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根据两个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利用运动等时性求出。
2.根据小球在垂直于斜面方向速度为零时,距离斜面的距离最大。
3.根据小球沿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时,距离地面的距离最大。


4、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 (五)5物理试题


2、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英语试题


解析:A、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的混合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实验时应先将注射器内的一氧化碳推入硬质玻璃管中,后点燃酒精喷灯,故A错误;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棕色固体逐渐变黑,故B正确;C、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液面下降,故C正确;D、装置丙的作用既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又可以收集一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A。
8.答案:D
解析: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实验不能验证铜、银活动性的关系,选项错误;B、氯化钠和硝酸钾交换离子后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即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变化,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C、少量铜粉不能耗尽装置中的氧气,测得的结果偏小,选项错误;D、②中的铁钉能够同时接触水和氧气,③中的铁钉只能够接触空气,不接触水分,一段时间后,②中铁钉生锈,③中铁钉不生锈,所以通过实验②③,能够探究铁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选项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A、图中实验,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若没有C处氢氧化钠固体,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会进入B中,铜在潮湿环境下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生成铜锈,故一个月后B处铜丝可能会生锈,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实验可知,一个月后发现铜丝未生锈,说明在有氧气和水的条件下,铜不如铁易生锈,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数学试题


1、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 试题


(4)进出性原则: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建议用时:40分钟)
考向01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及离子共存
1.(2024·山西运城·三模)下列生产活动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溶液蚀刻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B.向冷的石灰乳中通入制漂白粉:
C.用溶液除锅炉水垢中的:


3、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英语试题


4、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英语试题


(2)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通过对比可知,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变红色,排除了空气对实验的干扰;
(3)由B中现象溶液变红色,可知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运动;且C比B变红色快,从B与C的现象对比可知: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4)结合上述实验,总结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质,实验室保存浓氨水药品时,应该密封保存;
(5)①向下推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两端气球胀大,且保持一段时间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②用注射器抽取 3mL 浓氨水,推动注射器活塞向两侧试管内注入浓氨水,立即将试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左侧烧杯内为热水,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发现左侧试管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得更快,说明温度影响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6)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反应完后,小红用装有硫酸的注射器替换了装浓氨水的注射器,并将液体注入两侧试管中,通过不断抽拉注射器,使硫酸与氨水充分反应,当看到试管内湿润的滤纸条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说明氨水已反应完。
【分析】(1)根据浓氨水的挥发性及碱性分析;
(2)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分析;


3、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化学答案


1、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 试题


2、国考1号15(第15套)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五)5数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