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诊)宜宾市普通高中2022级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三诊)宜宾市普通高中2022级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宜宾市普通高中2022级高考适应性考试历 史(考试时间:75分钟;全卷满分:100分)2025.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仰韶文化早期所发现的大量墓葬中,男性平均每墓随葬陶器2.43件,女性平均每墓随葬陶器2.84
2、件,大体相当;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墓葬遗址中,大型墓葬随葬品数量多而精美,中、小型墓葬则依次递减。这一变化说明A.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B.阶级阶层关系已明显分化C.南北方早期文明出现了较大差异 D.我国奴隶制国家正式形成2.在西周后期人们的宗法观念里,周天子尽管仍然居于宗法体系的顶端,但人们更看重的是本宗族的兴盛和宗子的威仪,贵族们不再高唱对于周天子的赞美曲,而是采取各种措施以加强本宗族内部的凝聚力。据此可知,西周后期A.政治权力出现下移趋势 B.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冲击C.周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D.诸侯争霸引发社会动荡3.汉武帝时设太学,立五经博士教授太学生,博士之选用名流充任,他们或被
3、朝廷征召,或被同僚举荐。东汉则通过保举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 “始试而后用,盖欲其为人之师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否也。”这反映出A.博士选任更重出身 B.儒学正统地位强化C.封建统治基础扩大 D.选官用人标准改变4.唐代设鸿胪寺,掌朝贡之国七十余蕃,来唐使臣络绎不绝,形成“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局面。许多“向风慕化”的外国人,通过科举在唐为官,如大食人李彦升、新罗人崔致远、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等。反映了,这一时期A.疆域范围扩大 B.朝贡贸易盛行C.政治风气开明 D.民族关系融洽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6 页)5. 宋史列传所载文臣武将中布衣出身的占一半以上。宋代袁采袁氏世范说: “富贵盛衰,
4、更迭不常或昔富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即所谓“贫富无定势,贵贱无永时”。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宋代A.政府积贫积弱严重 B.社会结构趋向稳定固化C.社会阶层流动增强 D.制度变革加剧贫富分化6.表1为地方志有关清代农业发展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表1田少山多,坡多硗确之处皆种包谷。初垦时不粪自肥,阅年既久,浮土为雨潦洗尽。道光鹤峰县志常德、沣州及外府之人,入山承垦者甚众,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迨耕种日久,肥土雨潦洗净。同治宜昌府志包谷最耗地力,根入土深,使土不固,土松,遇雨则泥沙随而下。种包谷三年,则石骨尽露山头,无复有土矣。光绪乌程县志A.耕作技术得到提高 B. 高产作物遍布全国C.包谷
5、种植无需施肥 D.玉米种植耗费地力7.图1是18601894年清政府留洋官员记录的西方见闻节选。从图1中萃取一个主题,合理完整的是A.现代化道路的艰难求索 B.传统华夷观念的根深蒂固C.向西方学习的社会共识 D.中体西用思想的深入发展8. 广东群报是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报,五四后期创刊于广州。创刊初期大量转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1年1月起频繁刊发万国庆祝声中我们中国劳动界的鏖战声五一纪念与中国工人 广州一年来之劳工运动等系列文章,并积极参与工人活动。该刊宣传内容的变化A.受到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影响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C.促使全国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D.提升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第 2 页 (共6 页)9.抗战时期,群众性经济救亡运动工业合作社运动兴起。从1938年8月,中国工业合作社在武汉成立,至1942年合作社已遍布18个省,总数达到1590个,其经营范围涉及纺织、化工、机器等十几个行业。这一运动的发展A.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需要 B.有利于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