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2025 年年 4 4 月月 25 25 日上午日上午 2025 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 史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16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848

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的)1.发现于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遗存,其陶器以夹砂红褐陶居多,纹饰有三角纹、绳纹、篮纹等,部分器表镶嵌绿松石片。稍晚于齐家文化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其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绳纹等,铜牌饰表面镶嵌绿松石片。这可用来说明 A.北方手工制作技艺高超 B.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 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差异 D.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辐射 2.陵邑是汉朝为守护帝王陵园所置的邑地。汉初,高祖迁徙齐、楚大族召氏、景氏等至关中守护长陵。汉后期,陵邑制度难以为继,元帝宣布废除陵邑制度;成帝想恢复陵邑制度

3、,“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结果失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B.外戚势力日益膨胀 C.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D.地方豪强势力崛起 3.唐朝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指出:“豫章故郡(今南昌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张九龄修通大庾岭梅关后,九江、南昌、赣州等逐渐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一直到清朝前期,江西的经济都稳居全国前三。江西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A.地理位置优越 B.区域交通中心变化 C.经济重心南移 D.社会环境较为稳定 4.元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施政既有因俗、因教的一面,又以强大的政权力量加以控制。在云南、海南、辽阳、广东等地,或是封王分民,或是派重兵驻守屯田

4、,这一过程中,“北人则徙广海、南人则徙辽东”。元朝的这一做法 A.旨在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有效消除了民族间隔阂 D.推动了边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三历史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5.下表为明清时期部分思想家的主张。这些主张 人 物 主 张 丘 濬 财者人之所同欲也。土之所生,止于此数,不在上则在下。人心好利,无有纪极。黄宗羲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李 贽 趋利避害,人人同心,是谓天成,是谓众巧。因此,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A.借助传统思想规范社会秩序 B.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5、C.有利于良好商业环境的营造 D.推动明清社会阶层分化 6.1888 年,葛士浚所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将机器制造、铁路、工矿、银行、邮政等诸多实政归为“洋务”。1902 年刊行的皇朝道咸同光奏议把“洋务”范畴限定在交涉、教案和出洋三项,将商务、矿务、铁路等事项归为“时务”。这种转变反映了 A.政府对经济控制加强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 C.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D.士人对西方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7.下图是 1920 年某杂志第一号卷封面。该杂志内容主要以笔名或不具名的论说、译作等,着重宣传列宁的建党学说和关于“产党的基本知识,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建党经验,阐明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基本政治主

6、张。据此推断该杂志 A.明确提出了“以俄为师”的口号 B.成为党组织早期公开的理论刊物 C.首次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D.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薛暮桥发明了“物资本位制”:北海银行每发行一万元北海币,其中至少有 5000 元要交给工商局用来购买物资,主要是粮食、棉花等民生物资。当物价上涨,工商局就向市场投放物资,回收货币;当物价下跌,就投放货币,购买物资。该货币制度 高三历史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A.粉碎了日本“以战养战”的企图 B.驱逐了伪币和法币在解放区的流通 C.为建国初稳定人民币提供借鉴 D.违背了主流的金本位制而最终失败 9.从合作化到改革开放前,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主要是由集体组织自己提供的。大型的水利建设,政府主要承担工程技术和材料等费用,劳动力仍由基层抽调。从 1957 年到 1978 年,我国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绝对数量从 4.1 亿亩增加到 6.7 亿亩,占耕地面积的 45.2%。这反映了 A.群众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具有高效性 B.集体经营有利于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C.政府投资不足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 D.人民公社化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