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锦州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锦州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年锦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检测 历 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6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 8000 年前后,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聚落内部房屋排列整齐,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等的墓地内部墓葬秩序井然,这和同时期西亚聚落秩序感不强、流行居室葬的情况有别。据此可推知()A.中华文明早期追求社会秩序和稳定 B.南北文化呈现相互交流之势 C.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较为广泛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不断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

2、】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距今 8000 年前后,兴隆洼文化的聚落内部房屋排列整齐,周围有壕沟环绕,房屋以半地穴式为主,体现了明确的规划性和社会组织能力。同时,裴李岗文化的墓地内部墓葬秩序井然,反映出对丧葬礼仪和社会结构的规范。这些特征表明中华文明在起源阶段即注重社会秩序和稳定,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同时期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不同之处,而非国内南北文化的交流,排除 B 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较为广泛”的说法正确,但题干核心在于“秩序”而非分布范围,排除 C 项;材料虽提及多支系人群交往,但更强调“稳定内敛”的共性,而

3、非多元融合的阶段性特征,排除 D 项。故选 A 项。2.东汉时期有一首这样的歌谣:“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指的是弘农人成瑨在南阳任太守后,辟召当地名士岑公孝为功曹。结果岑公孝把政事打理得清清楚楚,成瑨每天只需要找个清静地方吹口哨玩就可以了。据此可推知,东汉()A.门阀士族专权日甚 B.官吏选拔注重实际能力 C.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D.黄老政治思想一度复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地方主要长官可自行辟召当地世家大族任重要官职,并把持地方政务。这种地方设置大大

4、加强了世家大族把持地方的能力,不利于中央集权,C项正确;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材料所述时代是东汉,排除 A 项;根据材料“辟召当地名士岑公孝”可知,虽然岑公孝实际处理政务的能力很强,但其被选拔是基于其名士的身份而非实际能力,排除 B 项;成瑨的无所作为是基于政事已被打理清楚,而非受到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的影响,排除 D项。故选 C项。3.唐朝府兵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设在州县,分布极不平衡,关中一带拥有 40%左右的折冲府。府兵征选原则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府兵平时进行农业生产,农

5、闲时训练,自备兵甲衣粮番上、出征。唐中期以后,随着土地兼并,农民纷纷沦为流民或客户。对府兵制理解正确的是()A.折冲府的分布情况不利于中央集权 B.大量征召府兵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C.安史之乱是府兵制衰落 主要原因 D.均田制是唐政府维系府兵制的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府兵制的基础是均田制,农民获得国家均田后,有义务服兵役,D项正确;关中一带拥有40%左右的折冲府,中央政府可以随时调兵,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A项;府兵需要自备兵甲衣粮番上、出征,节省了国家军费开支,所以没有加

6、重国家财政负担,排除 B 项;均田制的崩溃是府兵制衰落的主要原因,排除 C 项。故选 D项。4.宋代城市的官营住房可划分为“直管房”和“自管房”,数量巨大。“直管房”由中央房地产管理机构店宅务管理,所征收的房租要送交三司。“自管房”则是由各地一些特殊部门自行管理的房屋,如州学、慈善机构广惠院,收入归本部门支配。这折射出()A.坊市间的界限被打破 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工商食官体制的完善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官营住房数量巨大,体现出当时城市住房需求大,城市流动人口多,出租体现的是用市场化手段管理官营住房,折射出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 项正确;材料强调城市官营住房,不涉及坊市的格局,排除 A 项;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体制就已经趋于瓦解了,排除 C 项;材料不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自管房的收入是归各地管理部门支配的,排除 D 项。故选 B 项。5.明朝建立之初,实行恤商的新法,将税率降为三十分之一,下诏令官府采购应照时价公平给付,商人可以贩粮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