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含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含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2025年1月21日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最新报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

2、血液类疾病、神经类疾病及自身免疫病等多个领域中表现出治疗潜能。下列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间充质干细胞内的结合水主要与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结合,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B. 间充质干细胞的磷脂均含有N元素C. 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干细胞与细胞骨架有关D. 间充质干细胞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答案】C【解析】【分析】间充质干细胞为多能干细胞,其先进行细胞分裂产生了更多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了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肌细胞和成骨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详解】A 、细胞内的结合水主要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脂肪不与结合水结合

3、,A错误;B、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但并不是所有磷脂都含N元素,存在不含N的磷脂,如括磷脂酸、磷脂酰甘油和磷脂酰肌醇就是不含N元素的磷脂,B错误;C、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干细胞与细胞骨架有关,C正确;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不是主要是DNA,D错误。故选C。2. 口服药物进入小肠后常见的转运方式如下图所示。已知小肠上皮细胞之间存在水溶性孔道,并参与图中A途径,细胞膜上存在OATP和P-gp两种膜转运蛋白,分别参与图中C和D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药物中的疏水性物质可能更容易通过细胞间途径被吸收B. 被动转运跨膜

4、运输途径中,药物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 当甲侧药物分子浓度低于乙侧并通过C途径跨膜转运时,载体蛋白自身构象不发生改变D. 抑制P-gp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物吸收障碍而造成的口服药效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 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 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 分子或离子通

5、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 通道蛋白结合。【详解】A、据题可知,小肠上皮细胞间存在水溶性孔道,故药物中的亲水性小分子物质可能更容易通过细胞间途径被吸收,A错误;B、被动转运跨膜运输途径中没有转运蛋白参与,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为自由扩散(简单扩散),B错误;C、当甲侧药物分子浓度低于乙侧并通过C途径跨膜转运时,即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且载体蛋白空间构象会发生可逆性改变,C错误;D、P-gp可以把药物从上皮细胞中排出到肠腔,限制药物的吸收,从而造成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因此抑制P-gp的功能可缓解药物吸收障碍而造成的口服药效降低,D正确故选D。3. 正常细胞中进入内质

6、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序列,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科研小组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序列后,将信号序列和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重组前和重组后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如图所示。研究发现,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有信号序列,而从内质网输出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葡萄糖激酶在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葡萄糖激酶没有信号序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说明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B. 分泌蛋白的信号序列可能在内质网中被剪切掉了C. 胃蛋白酶的前期合成,即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没有信号序列D. 细胞中葡萄糖激酶分布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答案】C【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题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