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原始卷》,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台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原始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台州市台州市 2025 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25.04 1.C(C 项,“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是和而不同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并非原因,属于强加因果。)2.B(A 项,“这也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遵循以和为贵的理念”不合文意。C 项,“长城开始成为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无中生有。D 项,“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表述有误。)3.C(C 项,材料一不是递进式结构,是并列式结构。)4.天人合一生活方式文化社会秩序(1点 1分,写对 4 点得 4 分。)5.从宇宙观角度体现了和合相生、和谐稳定,
2、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指导意义。从国际观角度体现了包容互鉴、共同发展,对处理国际交流有指导意义。从社会观与道德观角度体现了和而不同、包容友善,对处理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指导意义。从战争观的角度体现了和平正义、先礼后兵,对处理国际纷争有指导意义。从文明观角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世界大同的理想,对处理民族关系有指导意义。(答对 1 点得 1分,答对 2点得 2 分,答对 3点得 4分,答对 4 点得 6 分)6.D(A 项,“主要讴歌了人与自然的抗争精神”表述错误。B 项,“窑洞霎时间落寞了”并非在作者出生年代里,表述错误。C项,本文没有体现“礼治社会”的核心观念,表述错误。)7.D(D项,“
3、既期盼下雨又担心谷物被打湿的矛盾心理”理解错误。)8.窑洞的建筑特征既古老又具有私密性,且有储藏贵重物品、防风御寒等功能。窑洞是进行重要社会仪式的地方,隐藏着村民难忘的记忆和深厚的感情。窑洞见证了村庄的沧桑变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或:暗示了黄土高原古民居建筑艺术之美和乡土文化的积淀)。(1 点 2 分,任写其中的 2 点得 4 分,意对即可。)9.(1)认同前者。理由:窑的翻新改造,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窑洞这一建筑形式,也是对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展示和传承。窑洞作为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堪称建筑艺术中的“极品”,更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改造后的窑洞融入现代元素,被赋予新式用途,体现了现
4、代文明的进步和艺术的创新。(2)认同后者。理由:窑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维系着他们的情感寄托,窑的翻新改造颠覆了这一习俗,撕裂了当地居民的情感依托。窑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风骨,翻新改造了,只是形式上的展示,丧失了它的“风骨。”窑洞是黄土高原的文化象征,窑的翻新改造是对窑洞深厚文化价值的漠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破坏。(任选一个看法,言之成理即可。理由每点 2分,无观点扣 1分。)10.BDG 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11.A 项(A 项“人莫之知也”的“之”是代词,而“何厌之有”的“之”则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用法不相同。)12.C(错在“才干是德行的核心”,原文“才
5、者,德之资也”,意思是“才干是德行的辅助”,并非“核心”。)13.(1)给他土地,他就会习以为常,又将会向其它国家索求土地,其它国家不听从,(智伯)一定会用武力对付他们。(“狃”、“请地于他国”状语后置、“乡”,各 1 分,句意通顺 1分)(2)对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敬畏的人容易疏远,因此察选人才的人经常被人的才干蒙蔽而忘记了他的品德。(“严”“察”“蔽”、被动句,各 1分)14.(1)贪婪与骄纵,智伯依仗自己的强大,不断向韩、魏、赵索要土地,最终激起了三国的联合反抗。(2)缺乏政治智慧,智伯未能认识到韩、魏、赵三国的潜在威胁,也未能妥善处理与他们的关系,致使自己孤立无援。(3)德行不足,智伯
6、虽然有才能,但缺乏德行,无法赢得他人的忠诚和支持,最终导致众叛亲离。(一点 1分,两点 3 分,三点 5分,意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智伯率领赵国、韩国、魏国的军队进攻范氏、中行氏,灭掉了他们。休息了几年,派人向韩国索取土地。韩康子想要不给他,段规劝谏说:“不可以。智伯的为人,贪图货利而又凶狠暴戾,(他派人)来索取土地如果不给,一定对我们韩国派兵侵犯。您还是给他吧。给了他,他就会习以为常,又将会向其它国家索求土地,其它国家不听从,(智伯)一定会用武力对付他们;既然这样,那么韩国可以借此免除患难,然后坐待事情的发展变化。”韩康子说:“好。”派使者送一座万家城邑给智伯。智伯很高兴,又派人向魏国索求土地智伯很高兴,又派人到赵国去,索求蔺城、皋狼两个地方,赵襄子不给他。智伯于是暗中勾结韩国、魏国,准备领兵进攻赵国。赵襄子派张孟谈暗中进见韩、魏之君,张孟谈说:“臣下听说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就要受寒,现在智伯率领二国之君进攻赵国,赵国将要灭亡了,赵国灭亡那么二君也要依次跟着灭亡。”两位国君说:“我们知道是这样的。我们的计谋没有成功而被他知道,那么大祸一定来到,对这件事怎么办?”张孟谈说:“计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