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讲义+练习题(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讲义+练习题(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讲义+练习题 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在文言文中,利用对话标志断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文言文中常以“曰”“云”“言”等字为标志写人物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例如: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中,“曰”是对话标志。第一次出现“曰”时,前面有主语“妾”,后面“曰”出现时,主语省略。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出对话双方是邹忌和其妾、客。 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2、/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曰”是对话标志。第一次出现“曰”时,前面有主语“沛公”,后面“曰”出现时,主语省略。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出对话双方是沛公和张良。 3.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中,“曰”是对话标志。第一次出现“曰”时,前面有主语“庞葱”,后面“曰”出现时,主语省略。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出对话双方是庞葱和魏王。中间有两句省略了说话人和“曰”,需要特别注意。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曰”是对话标志。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出对话双方是孔子和弟子。 5.故渔者歌
3、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曰”是对话标志。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出对话双方是渔者和他人。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中,“语云”是对话标志。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出对话双方是此中人和外人。 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它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常见可以帮助断句的虚词: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嗟夫、嗟乎、呜呼”表示感叹,前后都要断开。句尾语气词如“者、也、矣、兮、焉、耳、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或判断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
4、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如“何、曷、盍、胡、安、奚、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一般在词前断句,也有在词后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虽、虽然、纵、纵使、如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是以、无论、岂、岂非”等词,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如句首时间词“今、顷之、久之、少顷、未几、已而、一时、是时、既而、俄顷、俄而、忽、忽然”等时间词,前面一般可断句。句中连词如“以、于、为、则、而”,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注意“而”表
5、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借助名词或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需要注意的是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也有一些很奇怪的不像人名的人名,注意看看前后文往往不止一次出现,不要闹出笑话。人称代词做主语其前断句,做宾语其后断句。常见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在下。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
6、公、阁下、陛下、足下、卿。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 。特殊词语:“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其前断句。通过找动词来断句在文言文中,通过找动词来断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例如:1.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有一个妇人白天把两个小孩放在沙滩上,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惊慌失措地跳到水里躲避老虎,而两个小孩却在沙滩上自在地玩耍,丝毫不害怕。 2.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