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2025年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临汾市2025年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临汾市 2025 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历史答案 1-5.DACCD 6-10.ACACB 11-15.DBDBA 16.B 17.(1)主旨:材料一,太史公敬重孔子的品德和为人。(1分)材料二三,明清时期统治者遵循古制,推崇儒家思想,儒家礼制得到广泛应用。(2分)作用:促进个人德行和素养的提升;强调纲常伦理等级秩序,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倡导“礼治”,推动中国古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石)(一点 2分,任答两点 3分)(2)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1 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社会重视自身基本生活质量的以人为本的基本理

2、念契合,一定程度上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2 分)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得中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建设的任务之一,并将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宪法;(2 分)“自强不息、勤奋努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数千年来已内化为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与中国人民勤奋努力的劳作密不可分。(2 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以及健康、可持续的推进,发挥着积极作用。(1分)18.(1)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

3、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又红又专”的干部标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确立干部“四化”方针;新时代提出“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一点 2分)(2)积极作用:培养了符合不同时期历史使命要求的干部队伍;为党的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精英骨干;在干部标准方面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每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19.(1)教会权威被摧毁;宗教内战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6分)(2)让.博丹主权论是在法国社会秩序混乱时提出的。(1 分)其主要内容是国家主权至高无上,通过加强王权来维护国家主权。(2 分)这一理论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4、,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也为近代国家主权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3分)但是其主张也带有着时代的局限性,容易陷入专制主义模式。(2分)20.观点示例: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加强推动“大中国”意识完备。“中国观”伴随着宋元民族交融的加深而不断完备。宋元时期的“中国观”有了新内涵。宋代是“小中国”到“大中国”观念演进的分水岭。示例:论点:宋元时期的“中国观”有了新内涵(2分)论证:宋元时期,“中国”一词的概念随着民族关系的变化发生了转变。北宋时期,“中国”指的是汉族聚居地,“中国之人”指的是从事种植业的汉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及少数民族是被排斥在外的。但随着金人入主中原,少数民族迁移到中原地区,逐渐接受汉族的生产方式和汉族文化,学习儒家学说,从事农业生产,彼此的认同感得以增强。尤其到了元朝,元人从思想上就没有把 汉人和汉族统治的地区排斥在他们的“中国”之外。宋元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由于统治空间的重叠,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中国观”一词的内容不断丰富,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个地区都融入了“中国”。(8分)民族关系的变化丰富了“中国观”的内涵,新“中国观”进一步增强了民族交融,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为形成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奠定了基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