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济宁市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2025.03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每年45月,省内外大批“插秧客”前往三江平原备耕、插秧。近年来,到三江平原的“插秧客”有所减少,但“插秧客”中年
2、轻人明显增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三江平原出现大批“插秧客”主导原因是当地( )A. 备耕插秧时间较长B. 工资水平较高C. 劳动力需求较集中D. 交通可达性高2. 近年来“插秧客”的变化反映出三江平原农业的发展趋势为( )A. 机械化水平提高B. 退耕还湿力度增大C. 种植业结构优化D. 精耕细作程度提高【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有限,水稻种植需集中在短暂的4-5月完成插秧,导致短时间内劳动力需求高度集中,从而吸引大批插秧客的聚集,C正确;备耕插秧时间长短影响
3、插秧客工作时间,但与插秧客是否在此大量出现无直接联系,A错误;工资水平高是吸引插秧客前往的因素之一,但该因素可以成为其他工作的共性条件,相对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其并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交通发达与否对劳动力的聚集影响程度较小,且东北地区本身交通条件相对较好,D错误。故选C。【2题详解】近年来“插秧客”总数减少,说明人力需求下降,反映机械化对部分劳动力的替代;而年轻人比例增加,主要是因为操作农机需要技术适应性,年轻人更易掌握,A正确。退耕还湿会减少耕地面积,但三江平原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二者相矛盾,B错误;种植结构优化并不一定会导致农业工作人员的减少,且精耕细作程度提升反而会提高对劳动力的需
4、求,CD错误。故选A。【点睛】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被誉为“北大仓”,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如今,三江平原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推动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如图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黄河上游玛曲段二级阶地上,该剖面含有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与上覆黄土相比,河流相沉积物总体上( )A. 颗粒较细,有水平层理B. 颗粒较粗,有水平层理C. 颗粒较细,无水平层理D. 颗粒较粗,无水平层理4. 距今约103千年,该地气候总体上( )A. 先冷干后温湿B. 持续冷干C. 先温湿后冷干D. 持续温湿【答案】3. B
5、 4. A【解析】【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黄土组成成分均一,以粉土为主,并含一定比例的细沙、极细砂和黏粒,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产物,颗粒普遍较细;而河流相沉积物往往因水流无差别的搬运作用含有较多砂砾,颗粒较粗,并且因流水搬运沉积会形成较明显的水平层理,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距今10-8.5千年,该地以黄土沉积为主,而黄土是风力沉积的产物,说明此时降水较少,风力较强,气候偏干冷;距今8.5-3千年,古土壤层深厚,而古土壤层的形成往往反映当时的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因此,该时间段该地气候先冷干后温湿。故选A。【点睛】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包括自然成土因素和人为成土
6、因素。前者包括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水文和时间(年龄);后者指人类的耕垦、施肥和灌溉等活动。近些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口省际迁移的空间差异较大。如图示意19952020年我国各省份老年人口净迁移率的时空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1995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省际迁移时空格局表现为( )多迁往经济较发达地区东北三省均持续净迁出西部地区均为净迁出区总体迁移规模持续增长A. B. C. D. 6. 2010年后上海市老年人口净迁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户籍政策调整,限制人口的迁入B. 医疗资源紧张,康养成本较高C. 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流入减少D. 住房面积较小,居住舒适度差7. 在老年人口大量迁移的背景下,迁入地应( )A. 为其提供合适就业岗位B. 提高老年人口准入条件C. 加强生态建设美化环境D. 提高养老公共服务水平【答案】5. D 6. C 7. D【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