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文字版》,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文字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 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 月)联考数 学 试 卷命题单位:天门市教科院 审题单位:潜江市教研室 黄冈市教科院2025.3 本试卷共 4 页,19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2、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 A=x|y=x-1,B=y|y=2-x2,则 AB=A.1,+)B.0,2C.D.1,22.在复平面内,复数 z1对应的点与复数 z2=3+i2-i对应的点关于实轴对称,则 z1等于A.1+iB.-1-iC.-1+iD.1-i3.已知圆 C:(x-1)2+y2=1 和直线 l:y=kx-3,则“k33”是“直线 l 与圆 C 有公共点”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 cos(+)=sincos,tantan=

3、-2,则 tan(+)=A.-73B.13C.79D.-795.已知ABC 的面积为 1,取ABC 各边的中点 A1,B1,C1作A1B1C1,然后再取A1B1C1各边的中点 A2,B2,C2作A2B2C2,依此方法一直继续下去.记AnBnCn(nN)的面积为 an,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则A.数列2nan为常数列B.数列2nan为递增数列C.数列Snn为递减数列D.数列Snn为递增数列数学试卷 第 1 页(共 4 页)6.下列四个命题直线 a 不平行于平面,a,则平面 内不存在与 a 平行的直线;两直线平行是它们与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平面 平面,=l,过 内的任意

4、一点作交线 l 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平面;空间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B.C.D.7.根据变量 Y1和 x 的成对样本数据,由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1=b1x+a1+e1E(e1)=0,D(e1)=21,得到经验回归模型 y=b1x+a1,对应的残差如图(1)所示.根据变量 Y2和 x 的成对样本数据,由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2=b2x+a2+e2E(e2)=0,D(e2)=22,得到经验回归模型 y=b2x+a2,对应的残差如图(2)所示,则A.模型的误差满足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 E(e1)=0 的假设,不满足 D(e1)=21的假设B

5、.模型的误差不满足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 E(e1)=0 的假设,满足 D(e1)=21的假设C.模型的误差满足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 E(e2)=0 的假设,不满足 D(e2)=22的假设D.模型的误差不满足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 E(e2)=0 的假设,满足 D(e2)=22的假设8.已知函数 f(x)=axex+lnax,g(x)=x2-x,若存在实数 x0,使得 f(x0)g(x0),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为A.(0,1B.(-,0)(0,1 C.(0,1eD.(-,0)(0,1e二、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 0 分。9.已知函数 f(x)=Asin(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A.f(x)的解析式可以为 f(x)=2sin(2x+3)B.将 f(x)图象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2 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 g(x)的图象,则 g(x)=f(12x+3)C.f(x)的对称中心为(-6+k,0),kZD.若 x1,x2(-6,3),f(x1)=f(x2)(x1x2),则 f(x1+x2)=3数学试卷 第 2 页(共 4 页)10.已知椭圆 C:y2a2+x2b2=1(ab0)的上下焦点分别为 F1,F2,左右顶点分别为 B,A,O 为坐标原点,M 为线段 AO 上一点,直线 F1M 垂直平分线段 AF2且交椭圆 C 于 P、Q 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椭圆 C 的离心率为12B.APQ 的周长为 4aC.以点 M 为圆心,|MB|为半径的圆与椭圆 C 恰有三个公共点D.若直线 AP,BQ 的斜率分别为 k1,k2,则 k1=2k211.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的实践活动中,李怡同学将一张边长为 10 cm 的菱形纸片 ABCD沿对角线 BD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