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福州市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完卷时间:75 分钟;满分:100 分)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中,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出土的玉器,其造型高度相似。这说明当时A.具备规范化生产 B.存在区域交流C.国家的形态形成 D.社会分工明确2西周初期重用殷遗民在内的异姓史官,并让他们负责记录国家大事和重大典礼。这一举措旨在A.增强政权认同 B.加强地方管控C.传承史学传统 D.

2、推行分封制度3战国时期,北方民族白狄人建立中山国后,上层统治者衣着华丽,深衣广袖,带有强烈的中原风范。这反映了当时A.贵族地位提升 B.东周政治秩序的重建C.纺织技术扩展 D.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4图 1 是里耶秦简(局部)。作为官署档案,它详细登记了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身份等信息。这可以用于直接研究秦朝图 1A.中央机构 B.社会矛盾 C.户籍制度 D.行政效率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可以封子弟为王子侯,但王子侯没有治民权。此举A.减轻了财政负担 B.承袭了秦朝制度C.开拓了汉朝疆域 D.加强了中央集权6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主要集中在高地;三国以来逐渐向沼泽、洼地扩展,耕地

3、面积随之大大增加。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民南迁 B.气候适宜C.社会安定 D.土地肥沃7隋朝开皇年间,度量衡重获统一。同时,政府保留了测日影用南朝小尺、官民日常生活用北朝大尺的大小制传统。这些措施A.完善了地方治理 B.增强了君主权威C.巩固了国家统治 D.缩小了南北差距8唐朝实行科举制后,士人可以“怀牒(身份证明)自投”,异地求考,不再需要经过地方官察举或九品中正官评定。这有利于A.提高官员地位 B.确立儒学正统C.实现社会公平 D.扩大统治基础9汉朝时狮子传入中国,其形象多被赋予象征意义。唐朝时期,狮子形象“由虚入实”,融入社会生活,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这体现了中华文化A.博大

4、精深 B.源远流长 C.兼收并蓄 D.以人为本10北宋蔡襄记载,“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一现象反映出A.男女地位平等 B.商品经济发展C.婚礼习俗繁杂 D.政府控制松弛11小唱是宋朝十分流行的表演艺术之一,普遍传唱于歌楼、酒馆、瓦舍、私宅等地。这一现象反映了A.市民阶层的扩大 B.艺人地位的提高C.戏曲艺术的成熟 D.文学体裁的丰富12辽朝北面官系统内保留契丹旧俗“夷离毕院”掌管刑狱,南面官系统内设置的司法官制总体承袭唐宋。这体现了辽朝A.多元一体 B.赏罚分明 C.因俗而治 D.尊崇汉制13明万历年间,松江府华庭县西郊集镇生产的暑袜闻名遐迩,远方争购。其境内开有百余家暑袜店

5、,“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这说明该地区A.自然经济占据优势 B.棉花种植广泛C.手工业生产专业化 D.海外贸易兴盛14清雍正年间实行“议复”制度,军机大臣需要根据皇帝的指示,讨论臣工上奏的事务并提出处理意见,最终获得皇帝批示后再执行。这一制度A.体现政治开明 B.助推决策合理C.提升内阁职权 D.促使政局稳定15.1848 年,徐继畲编撰的瀛寰志略出版,书中对近代西方文明多有正面评述,但大部分士人对此书反应冷淡,曾国藩还批评该书夸大“英夷”。这体现了A.文人思想引领潮流 B.刊印技术未被认可C.译著出版面临阻碍 D.传统观念根深蒂固1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改革内政、以法治国、发展资本主义工

6、商业等主张。这体现了他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冲破封建礼教束缚C.思考农民革命的出路 D.开启学习西方潮流17.19 世纪 80 年代,洋务派修筑了唐山至胥各庄的标准轨运货铁路,在长江沿岸地区修建了大量码头和港口。这些做法A.完善了军事工业 B.实现了自强求富目标C.垄断了国际贸易 D.推动了近代交通发展18.1898 年,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这一主张反映维新运动A.注重托古改制 B.具有新旧并存的特征C.全面接受西学 D.致力实现皇权的独尊19.1912 年,“五色旗”被确定为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五色象征着五族共和和仁义礼智信五德。这有利于A.减轻革命阻力 B.形成科学纲领C.追求思想自由 D.弱化军阀统治20.1917 年,浙江余姚的村庄种田的人不断减少,许多人前往外地工厂寻求工作,很多女孩编织发网等销售到美国。这反映了当地A.社会风俗转型 B.土地兼并严重C.谋生方式变动 D.长途贸易畅通21.1918 年 11 月,李大钊提出,一战结束是“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要为“全世界的庶民”庆祝。由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