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x》,以下展示关于《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栏目内。3. 用 2B 铅笔将每小题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用黑水笔作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期诸侯国不再遵守。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
2、“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这表明( )A. 宗法制度完全解体B. 君主专制统治面临危机C. 诸侯争霸格局巨变D. 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2. 西汉农书氾胜之书中提到:瓜田可同时种薙(小根蒜)或小豆,豆叶还可卖钱;种瓠既可卖瓢,其瓤还可以喂猪,种子用来制作明烛,这样可以卖出更多的钱。这一记载( )A. 保障小农经济的稳定性B. 蕴含多种经营的思想观念C. 加速集体劳作方式瓦解D. 体现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3. 北宋真宗时,薛田任益州路转运使期间“请置交子务”,并在诗中写道:“货出军储推赈济,转行交子颂轻便。”由此可知,交子( )A. 已取代传统的金属货币B. 破坏古代货币的流通机制C.
3、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 彻底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4. 1271 年,忽必烈颁布户口条画,对户籍进行整顿,凡被诸王贵族、权势之家非法占为奴的,一律按籍追出,编籍为民。此举( )A. 加重广大百姓负担B. 扩大国家赋役来源C. 完善国家基层治理D. 推动民族平等团结5.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以“丝”闻名的震泽镇,以“绸”出名的盛泽镇,以及以“棉”著称的南翔镇等具有专业特色的新兴市镇。而华北地区的市镇不仅以间隔性的定期市为主,其专业化程度也比江南地区要低得多。这反映了( )A.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B. 江南地区为世界贸易中心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6. 1863-187
4、2 年,在清政府不同意修建铁路的情况下,英国、法国、美国联合多家洋行开始私建上海至吴淞之间的铁路。1877 年,清政府收回吴淞铁路并拆除重建,定名淞沪铁路。受交通之利,铁路沿线的商人们纷纷购地建厂。这说明淞沪铁路( )A 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B. 是国人自行设计与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C 有利于平定西北边疆危机D. 采用官督商办民用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方式7. 下图是晚清时期武汉在近代中国的文明转型中,极具代表性的城市空间形态变迁。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功能以政治与军事为主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C. 交通主要依赖自然条件D. 新旧并存与新旧过渡时代特征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
5、为团结各抗战力量,按照“三三制”的原则对原有的基层政权进行改造。在各级政权中,中共党员占 1/3,非党的左派人士占 1/3,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 1/3。这一举措旨在( )A. 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B. 广泛吸收农民参与政权管理C. 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D. 积极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9. 1964 年 1 月 18 日,中法两国在瑞士日内瓦正式签订建交公报。中法建交犹如“外交核爆炸”一样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这一事件( )A. 体现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B. 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C. 走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D. 有利于中国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10. 1996 年 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颁布,系统推进了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机关等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A. 顺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B. 推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开展C. 对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D. 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 中世纪西欧某庄园解体后,村庄生活过于“无秩序”,因此农民和村庄的其他成员在牧师领导下召开村民会议,以一种法典的形式确认了传统的习惯村规,并附以处罚条例。罚金不归领主,而是归穷人。这反映当时西欧( )A. 社区组织开始形成B.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C. 基层治理日趋混乱D. 基层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