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25届高三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重庆八中2025届高三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篦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 清翅。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第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月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金文以及出土的秦国石鼓文、商鞅方升与云梦秦简编年记等,都证实西周、秦国记时存在“日”和“月”。而秦国国史秦记去H“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这与源自西周国史的古本竹
2、书纪年中周纪的显著特征相吻合。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B.史官的取向影响史书撰写C.秦国史学发展较为落后 D.史学研究需要发挥想象力2.南朝时期,南方一方面承袭原有传统,推广和普及水稻种植;另一方面从北方移植麦、粟、菽等作 物。此外,栽桑养蚕、园地栽培、药材种植等行业也渐趋兴旺。史书描述当时江南“地广野丰,民 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材料表明这一-时期南方A.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产生C.农业发展逐渐追上北方 D.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3.有学者指出,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贯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大业年 间,隋炀帝始设进士
3、科,考试的内容突破传统经学的限制,主要是面向一般文士的时务策。由此可 见,隋炀帝设进士科意在A.维护庶族地主利益 B.实现取土公平公正C.扩大应举者的范围 D.优化传统考试程序4.范仲淹于皇祐元年(1049)首创义庄。庄内有供贫困族人居住的“义宅”,供族内子弟读书学习的“义塾”,以及祭祀用的宗族祠堂。另有“义田”作为义庄的经济基础,由族中有能力者捐助,统一 租给外姓人耕种,所得租米分给族内需要帮助的成员。据材料可以推知,宋代义庄A.强化了敬宗藤族观念 B.重塑了伦理道德秩序C.使得土地兼并合法化 D.成为社会救济的主体5.元代继承了宋朝的盐引制度,所有涉及食盐领取、运输、销售的活动,都必须以盐
4、引为凭证,商人 购买或交粮换取盐引。盐引作为“硬通货”,由中书省授权户部印制,常被元朝政府用于物资采购、赏赐等各种支出,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元代盐引制度A.阻碍了长途贸易的发展 B.使盐利进一步向中央集中C.降低了食盐流通的效率 D.使盐引具备了货币的功能历史第1页(共6页)雾都资料库6.“悍妇”形象在明清世情小说中屡见不鲜。明初,“悍妇”多是贤惠之妻,仅在丈夫纳妾时略显妒 意,小说结局以圆满为主;明朝后期小说中所班造的“惮妇”则是欲望膨胀的结果,如争夺家财、悍妒成性、拒夫纳妾,但她们的结局也不会受到过多的惩戒1清初至乾隆盛世期间,作家们塑造的 悍妻妒妇多遭到严厉惩戒,以达到劝善惩恶、瞥示世人的
5、II的。上述变化主要缘于A.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上思想领域的变化C.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D.基层教化的强化7.作家巴金在谈到近代某场战争时说:“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把个人的一切 全交出来维护这个整体的生存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 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场战争的胜利A.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B.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C.鼓舞全国人民为保卫建设祖国团结奋斗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是对严峻的国际形势的积极应对 B.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C.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进程 D.不利于改善国民经济布局9
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 题,但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治理领域面临的挑战增多,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 然突出。”为应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中国外交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明确提出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A.(DdXD B.axDc.D.刎历史第2页(共6页)小公众号-云川渝贵桂黑辽吉苏试卷资料雾都资料库io.1215年,一些英国商人在葡萄牙国王的领地内遭到西班牙水手的劫掠,他们向英王申诉,英王命令一 些城市官员调查核实后,把所有西班牙货物扣留没收,发纶受损失的英商作为赌偿;英法百年战争期 间,英王多次下令让港口城市的官吏扣留法国函人及船只。英国的上述做法从侧面说明当时A.国王与商人结成政治同盟 R,强而主义城应国家现实需求C.城市负有执行王命的职责 D.国际关系膨响世界贸易秋摩16世纪初的德意志境内,巳出现南福语言的十四种圣经译本和北勰以言的三种圣经译 本。马丁、路德在此基础上把圣经从希伯来文本和希腾文本翻译成一种由他确定下来的“标 准”德语版本。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