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一模)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历 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
2、挥权的玉钺,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据此可知,当时A.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B.生产力发展推动私有制开始产生C.大型水利工程兴修水平相对较高 D.王朝国家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2.下面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户口统计示意图。这一数据变化A.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B.是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结果C.体现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源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历史试卷 第1页(共8页)3.云梦秦简记载:“甲小未盈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惊吓),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偿稼”。唐律疏议记载:“礼云:九十曰耄,七岁曰悼,悼与耄虽有死罪不加刑”。这些记载A.实行罪罚相当原则 B.
3、严惩未成年人犯罪C.体现明德慎罚思想 D.遵循尊卑亲疏原则4.古代中国大一统王朝,无论是秦汉还是隋唐,皆是以一地之名作为全国的国号,这是武力征服观念的体现。至蒙古族建立元朝,其国号源自儒家六经之首易经,而六经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表明元朝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大一统观念的重大转向C.民族歧视逐渐淡化 D.政权封建化的程度较高5.京察制度是明朝创制的定期考察南、北两京官员的政治制度。对官员的监督考察是维持政治有效运行、促进国家发展、保障人民安居的有效手段。关于京察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考核结果分为九等,决定官员升降 B.遏制了地方官员贪腐,保障吏治清明C.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完善监察制度 D
4、.重查贪、酷、不作为,考核制度严密6.据下表可知,当时学校名称创办时间地点创办组织广益学堂(今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1897年芜湖英国中华圣公会育德小学(今滁州市第三中学)1898年滁州美国基督教会圣保罗中学(今安庆市第二中学)1899年安庆美国基督教会含美学堂(今怀远县第一中学)1903年怀远美国基督教会A.列强对华教育投资竞争激烈 B.西学东渐惠及江淮大地C.教会学校助推近代教育转型 D.教育殖民化的特征明显7.1914年11月12 日,民间崇奉的关羽、岳飞正式被北京政府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同列。19201924年间的多次民意调查,军阀或出身行伍者得到平均29.20%的支持性投票。
5、这些现象说明A.崇文抑武政策彻底终止 B.内外政局影响时人认知C.军政理念得到逐步践行 D.专制统治左右国人选择8.有学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具有深远意义,它与当时“左”的意识形态要求严重背离中国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进程也同时被启动了。这说明,当时A.外交政策的灵活和务实 B.外交行为背离了国家政策C.外交决策的独立和专业 D.外交活动改变了国内政策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9.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期人口流动相关数据。据此可知A.改革开放推动了人口流动的持续增长 B.家庭联产承包保持了农业人口的稳定C.城镇化浪潮体现了改革开放发展进程 D.社会信息化减少了非必要的国际流动10.波斯帝国兴建了道路里程长、覆盖地域广的御道,并完善了邮驿体系。通过御道和邮驿体系,国王能较为及时地了解并干预地方事务;快速的集结帝国各地的兵力;汇聚整个帝国的税收盈余和礼物贡品,掌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