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2月联考语文试题.pdf》,以下展示关于《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2月联考语文试题.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高三 2 月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2 页2025 年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三年级 2 月联考语文试卷命题学校:湖北省沙市中学命题人:高三语文组审题人:宜昌市教科院 刘峻岭考试时间:2025 年 2 月 17 日 9:00-11:30时长: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一)现现代代文文阅阅读读 I I(本本题题共共 5 5 小小题题,1 1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小题。材料一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
2、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
3、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
4、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高三 2 月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12 页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
5、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末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的原料,经过革命作家的创造性的劳动而形成观念形态上的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在这中间,既有从初级的文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被提高了的群众所需要、或首先为群众中的干部所需要的高级的文艺,又有反转来在这种高级的文艺指导之下的、往往为今日最广大群众所最先需要的初级的文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摘自毛
6、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毛泽东的讲话已经成为我国二十世纪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文艺思想上奠定了为人民而艺术的文艺精神的基石。为人民而艺术的思想既有自五四运动以来革命实践文艺创作的现实土壤,也有深厚的理论渊源。自五四运动以来,文艺的目的一直是文学家们关注的问题。五四时期对“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倡导,抗战时期文艺对普通大众所起的动员作用,这些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文艺工作者们对为人民而艺术的有益探索。但文学艺术家真正走入百姓的生活,并以民众为主体而进行文艺创作的思想则是毛泽东在延安的讲话才得以真正确立。因为只有在解放区的特殊历史环境中,普通民众(当时主要是农民和士兵)才真正成为读者主体,文艺工作者也才能真正深入到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大众的生活。高三 2 月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12 页讲话围绕着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这五个方面展开,深刻阐明了文艺“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这两个核心问题。这两个核心问题也是对当今文艺创作影响最为深远的纲领。首先,在“为群众”这一核心问题上,毛泽东对“人民大众”做了非常明晰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