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2025届高三2月开学年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pdf》,以下展示关于《桂林市2025届高三2月开学年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年春季高三开学质量检测卷 历 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1.据文献记载,春秋早期,楚文王将罗子国自湖北迁徙到湖南。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

2、湖南岳阳 一带发现的古罗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春秋中期甚至更早时期的陶器,而根据罗城城垣的修筑 年代和规模判断,其应当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设置的一座“县城古罗城遗址的这些发现 A.说明楚国已完全控制湖南地区B.与文献记载的内容完全相矛盾C.为研究湖湘早期历史提供新证D.证明罗子国曾是楚国的附属国2.拓跋鲜卑人肇兴于大兴安岭北端的“石室”时,以“畜牧迁徙,射猎为业”。258年,拓跋鲜卑人 南迁至盛乐一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338年,拓跋鲜卑人什翼犍继位代王,任用汉人 燕凤为长史,许谦为郎中令,“始置百官,分掌众职”。340年,什翼犍正式定都盛乐,修建宫 殿。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内A.华夏正统观念得

3、到传播 B.鲜卑族封建化趋势加强C.北魏统一北方基础奠定 D.民族矛盾出现缓和迹象3.表1所示诗句选自全唐诗。从“以诗证史”的角度看,这些诗句揭示出唐代后期江南地区表1“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王建荆门行“来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权德舆送从弟谒员外叔父回归义兴“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杜牧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A百姓赋税负担的沉重 B.小农生产效率的提升C.人地矛盾尖锐的恶果 D.乡村的自然生态状况【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j4.北宋时期,汴京有名的画家有专画楼阁建筑的“赵楼台”、擅长画婴儿的“杜孩儿”等。山西绛 州善画村田乐的杨威,遇到汴京贩画商人前来向其买画,会特意嘱咐其到京城

4、画院门前去卖,画作容易卖出高价。这反映出,北宋艺术创作A.呈现产业化趋势 B.分工愈发明确C.迎合商品化潮流 D.题材日趋丰富5.史载:明初,苏州吴江地区“风尚诚朴,非世家不架高堂,衣饰器皿不敢奢侈。若小民咸以茅为屋,裙 布荆钗而已。即中产之家,前房必土墙茅盖,后房始用砖瓦,恐官府见之,以为殷富也。万历以 后其奢侈乃日甚一日焉”。据此可推知,明朝A封建专制统治日益僵化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6.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在云南置广南府。乾隆二年(1737年),广南府添设宝宁县为府郡沿 地。表2所示为康熙至乾隆年间广南府知府、宝宁县知县群体出

5、身的统计情况。由此可知,清朝前中期在云南治理上表2出身人数出身人数进士4庶吉士1贡生4举人15吏员2副榜1监生16供事1附生2不详9A.强调官员的基层工作经验 B.以文教治边为其基本方略C.注重主流价值观念的嵌入 D.对基层官员缺乏监督管理7.表3所示为18471894年外商在上海新设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娱乐业等企业数量统计(单位:家)。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表3行业18471860 年18611870 年18711880 年18811894 年商业54513服务业4228房地产业0212码头仓库0520娱乐旅游体育1111律师会计师公证业0121合计10151325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

6、体 B.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C.列强侵略权益的扩大 D.瓜分中国狂潮的出现【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8.1912年5月9日,袁世凯为打压革命势力,以民社党、统一党为基础,联合民国公会、国民共 进会、国民协进会等团体正式组成了共和党。共和党成为当时最大的政党,共和党以拥护袁 世凯为己任。这折射出当时A/国民党影响极其有限 B.政党政治的异化C.国会内部的党争加剧 D.袁世凯图谋帝业9.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沿途遗留了很多红色歌谣。图1所示为贵州苗族红色民歌我要飞随 红军去的歌词(节选)。该歌谣反映了太阳爬上了坡坡,冰霜融到深山谷;我的心哟交把你,我的心哟永远活。哪天红军回来哟,我要飞向红军去,杀光妖相蒋魔王,大小鬼怪齐扫光。跟着红军回家乡,搞太平地方图1A.苏俄式的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B.军民携手并肩革命的深厚情谊C.中国共产党重视创建人民军队D.土地革命助长民众的革命热情10.晋察冀画报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的刊物,该画刊以战争新闻照片为主,兼登通讯、漫 画和文艺作品。该画报高度重视中英双语报道,并被传送到美国、苏联、英国、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受到世界反法西斯人士的好评。这可用于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