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pdf》,以下展示关于《北京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 第 1 页/共 12页 2025 北京朝阳高三(上)期末 生 物 2025.1(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对野生蘑菇中的毒素进行成分鉴定能够为急诊救治提供依据。某种蘑菇毒素毒伞素的结构如图。据图可知,毒伞素是一种 A.多肽 B.核酸 C.多糖 D.脂质 2.细胞中线粒体受损后,会被特异性包裹进内质网膜等生物膜延伸形成的自噬体中,在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被降解,该过程称为线粒体自噬。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自噬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线粒体自噬不利于维持细胞稳态 C.线

2、粒体自噬依赖于细胞内的信息调控 D.线粒体自噬的小分子产物能够被细胞再利用 3.研究者将核酸酶固定在壳聚糖微球上,置于废水处理池中,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废水排出时,微球被过滤留在池中。实验检测该固定化核酸酶的可重复使用性,结果如图。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废水水温越高,核酸酶催化核酸水解的速率越快 B.酶活性下降和从微球上丢失会导致重复使用效果变差 C.5 组实验使用同一批固定化核酸酶,且实验条件相同 D.去除废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有利于降低环境中耐药菌产生率 4.牡丹(2n=10)与芍药(4n=20)杂交,子代植株高度不育。子代植株减数分裂部分阶段的染色体行为如图。据图分析,导致子代

3、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不包括 第 2 页/共 12页 A.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 B.染色体桥随机断裂造成染色体结构变异 C.配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配子中缺少某些与生长发育有关的基因 5.家蚕是 ZW 型性别决定生物。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称为皮肤油性。研究者用油蚕品系与普通皮肤品系杂交,结果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 F1 F2 普通,普通,油性,油性,普通,普通,油性,油性,普通蚕油蚕 0 142 135 0 295 300 275 281 A.家蚕皮肤油性和普通由 1 对基因控制 B.家蚕皮肤油性性状由 Z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 C 用“普通蚕油蚕”可在子代幼虫期据皮肤性状筛选雄蚕

4、D F2中普通皮肤的雌雄蚕相互交配,子代中油蚕均为雄性 6.神经纤维某一部位的膜电位为动作电位时,该部位膜内 Na+、K+浓度与膜外相比分别是 A.较低、较高 B.相等、较高 C.相等、相等 D.较低、相等 7.胰岛素抵抗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miR9 是细胞产生的一种小 RNA,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有关。研究人员向不同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胰岛素,结果如下表。组别 葡萄糖消耗量(mmol/L)糖原合成量(mg/gprot)正常细胞 11 0.9 胰岛素抵抗细胞 5 0.6 胰岛素抵抗细胞+miR9 抑制剂 13 0.75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发挥作用需要与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 B.胰岛

5、素促进正常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合成糖原 C.miR9 会抑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糖原合成 D.促进细胞中 miR9 的合成能够缓解胰岛素抵抗 8.对卵清蛋白过敏的人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在灭活病毒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和卵清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中,都会发挥作用的免疫系统组成成分是 第 3 页/共 12页 A细胞毒性T细胞 B.肥大细胞 C.抗体 D.溶菌酶 9.小叶桦是一种乔木。20132023年间,某地小叶桦种群遭受了严重的人类活动干扰。调查发现其年龄结构如图(龄级 表示从幼龄到老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利用样方法调查获得右图数据 B.20132023年,小叶桦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C.

6、2023年的小叶桦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停止人为干预,该小叶桦种群将迅速恢复 10.调查发现,胶州湾渔场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与呼吸散失总能量的比值(P/R)为 2.518,而同纬度 C海区的 P/R 为 1.181。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A.胶州湾渔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高于 C 海区 B.胶州湾渔场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 C 海区 C.降低鱼类捕捞强度有利于促进胶州湾渔场 P/R 值下降 D.若海区被大量有毒物质污染将导致 P/R 值快速升高 11.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动物的血液作为材料,以下实验难以达成目的的是 A.粗提取小鼠血红细胞中的 DNA B.观察鱼血液中红细胞的细胞核 C.观察小鼠血液离体后的分层现象 D.比较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对 pH 变化的调节作用 12.某研学小组将从葡萄皮上分离来的野生酵母菌分别接种于 3 瓶相同的培养液中,放置在转速不同的摇床上培养。培养时间与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用划线法分离出野生酵母菌 B 3 个种群的数量均呈“J”形增长 C 培养液 O2含量不同导致曲线间差异 D 丢弃菌液前要对菌液进行灭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