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种群》单元测试B卷x》,以下展示关于《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种群》单元测试B卷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第1章 种群 B卷 能力提升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单元达标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葵和寄居蟹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海葵种群的数量变化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D.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

2、者2.如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1.21.451.310.650.330.003A.前5年内,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B.第4年时,甲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C.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D.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B.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生物有害或有益的依据C.性别比例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种群出生率的改变D.年龄结构常用年龄金字塔来表示,可用来判断当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3、4.下列有关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重捕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会导致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大B.标记物过于醒目而易被人捕捉到,会导致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小C.标记物过于醒目而易被天敌发现并捕食,会导致估计值偏大D.被标记个体在重捕前,由于某种原因迁出调查区域,会导致实际值比估计值偏小5.某科技小组调查一块方圆为16 hm2的森林里灰喜鹊和画眉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一天捕获鸟共306只,将捕获的鸟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鸟网,捕获鸟共298只,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总鸟数灰喜鹊画眉第一

4、次捕捉30648(标记后放生)37(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29843(其中6只标记)32(其中8只标记)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B.根据统计结果估算该区域灰喜鹊大约有344只,画眉大约有148只C.扩大调查的范围,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鸟的实际数量可能更少6.如图为三个不同森林中甲、乙、丙3个灰松鼠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所占比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甲的增长速率将不断增大B.在近期内种群乙的个体数量一定会保持稳定C.种群丙当前的个体数量在三个种群中最多D.天敌迁入可能会使灰松鼠

5、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为=I=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内的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8.当种群数量处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某养殖户甲在专业人士建议下,每周都从鱼塘S1区域进行捕捞。通过这种方式,他每周都能捕获10000条左右的鱼。他为了取得更大收益,将捕鱼周期从7天缩短到5天。结果他捕鱼数量逐次减少,收益下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鱼塘鱼群最大增长速率约为10000条/周B.该鱼塘水质污染后会使鱼的环境容纳量变小C.甲提高捕鱼频率后,若要获得最大收益,需要适当减少捕鱼量D.与每周捕获10000条左右的鱼相比,甲降低捕鱼频率,增加捕鱼量,可获得更大收益9.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在一个池塘内观察某种藻类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根据记录绘制出该藻类的种群增长曲线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表明,温度越高该藻类的K值越大B.实验表明,温度越低该藻类的增长速率越小C.实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