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诊)历史试卷(含答案).pdf》,以下展示关于《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诊)历史试卷(含答案).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秘密 启用前【考试时间:2025年 1月 16日 9:0010:15】绵阳市高中 2022 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历 史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共 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 3分,共 48分)1.商朝甲骨文记载,

2、商王室会教授来自地方的贵族子弟习武与习乐。周礼记录了周王室的乐舞机构中,设置了专门教“夷乐”的官吏,有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属焉。”这些措施有助于 A.增进整体文化认同 B.重构社会统治秩序 C.强化仁礼教化民众 D.维护分封等级制度 2.朔方郡位于黄河河套的西北部,主要包括后套平原、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在汉代屯田政策的引导下,大量人口迁入朔方郡,郡内人口在西汉时期达到 13.6 万之余,使朔方郡成为汉代北方边疆地区重要的垦区之一。据此推知,这一政策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维护了边境粮食安全 C.加大了环境破坏风险 D.推动了赋役制度变革 3.汉代早期坞

3、堡的作用单一,是为保护民众和军队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场所。到魏晋十六国时期,坞堡出现变化,一是北方地区坞堡逐渐壮大,二是坞堡逐渐移植民间,成为一个集军事、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单位。这一变化缘于 A.边境危机的解除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豪强大族的崛起 D.庄园经济的兴盛 4.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强调“深忧重恚(恨)伤也,悲哀憔悴伤也”“语笑无度,思虑太深,皆损年寿”等。这反映出中医 A.强调身心整体健康 B.理论体系博大精深 C.注重辨证施治原则 D.临床诊断经验丰富 历史 试题卷 第 1页(共 6页)5.媒人在唐传奇中的作用

4、仅是引出说媒的对象,对媒人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征没有详尽的描绘,大多数情况下媒人只是一个“隐形人”。宋话本中,媒人种类繁多且呈现出高度职业化的特征,对媒人形象的塑造则更为完整与细腻,也更加贴近日常生活。这一变化可以佐证宋代 A.婚姻自主意识产生 B.传统礼俗日趋瓦解 C.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D.市民价值追求凸显 6.清代南充县志记载,商人庞思奎“性仁厚,厉行公善,凡修桥筑路及济贫乏、施米药棺板等善举,靡不乐为”。长寿县志记载,商人殷成元“生平公正诚实,凡乡里有忿争事,居间谢解,或具樽酒通殷勤,一笑散去,乡莫不钦服焉”。这些事迹 A.冲击了政府的价值导向 B.打破了士农工商的界限 C.弥补了地方治理

5、的不足 D.完善了国家的救助体系 7.1847 年,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提出在上海北浅滩安置标桩。1855 年,美国海军官员泼来勃尔将柯普登号系泊于长江口铜沙东南边缘,充作灯船之用。1857 年,英国海军官员卡尔在长江口南港入口处设航道浮标。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英美势力范围争夺 B.列强扩展中国市场 C.中西文化交往深入 D.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8.下表为 19世纪中后期晚清部分地区绿营旗人武官数量变化表(单位: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因是 地区 1849年秋 1867年夏 京师 90 86 浙江 47 16 江南 71 41 直隶 104 85 湖南 28 15 河南 23 19 A.国内局势

6、变化 B.自强新政实施 C.列强侵略冲击 D.中央权力下移 9.1922 年 4 月 6 日,浦东纺织工会代表日华纱厂工人,向厂方寄出要求涨薪的信函,同时党团组织代发了 2 万份罢工宣言、600 张传单,最终厂方因盈利稳定做出让步。但该厂同年的第二次、第三次罢工因多方压制而失利。这凸显了 A.推进议会斗争的必要性 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整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 D.工农武装割据的合理性 10.下图是 1938 年刊载于中国共产党在法国创办的机关报救国时报上的漫画。画面的正中央是身着军职的日木军官,他的肩上扛着写有“运军火到中国去”文字的弹药箱,脚下 A.革命根据地对日军的牵制 B.持久抗战终将取得胜利 C.财政支持是战争取胜关键 D.日本国内经济形势严峻 11.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均是由远离文明核心区的边陲小国所建,他们基本上两三代就完成了开疆拓土之任。帝国试图用行政手段约束各群体,但并没有将其真正捏合在一起,各群体原先的制度习俗仍旧起着重要作用,最终难以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这反映出早期帝国 A.国家治理存在缺陷 B.人文地理环境相似 C.对外扩张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