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济南市高一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年7月济南市高一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24年7月济南市高一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早期,在欧洲社会的“文明化”进程中,以宫廷礼仪为代表的行为规范从上层贵族扩展到市民及下层民众,形容词“文明的”(法语civilise,英语civilized)逐渐广泛用于描述个人和群体行为。在此过程中,欧洲人的行为从社会强制转变为自我强制,是行为“理性化”的过程。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人的优越感随其大规模海外扩张而更为强烈,需要用一个概念来表达欧洲社会所取得的“成就”,于是名词“civi-lisation”诞生了。这一单词首先出现于1756年法国思想家米拉波的《人类之友,或人口论》,他把“文明”与“财富”“自由”并用,同时与“野蛮”“堕落”“压制”相对应。19世纪,西方“文明”概念随着欧洲扩张传播到世界各地,西方所主导的“文明一野蛮”话语在国际政治宁产生广泛影响。西方国际法学家以其“文明”标准来衡量各个国家的行为,将世界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三类不同国家或民族,只有欧洲国家和欧洲移民建立的国家才是“文明国家”,才能成为“国际社会”的合法成员,享有国际法的权利。——摘编自刘文明《从全球文明观念史看中国式现代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有关“文明”观念的话语传播演变趋势。(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析欧洲有关“文明”观念话语传播演变趋势的原因。(8分)
16.20世纪70年代,刚果(金)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在他的宣言中宣布了国家主义理论,并在更改国名为扎伊尔的同时,蒙博托要求国民取非洲化姓名,很多城市也更改欧洲殖民者所取名称。这反映了
1.下图是考古人员在股墟小屯村E10坑发掘的鹿头骨。上面刻辞是“戊戌,王蒿田……文武丁……王来征”(大意为戊戌那天,商王在一个叫蒿的地方从事田猎)。材料可以用于说明()A.甲骨刻辞完全用于占卜B.商周的奴隶制文明已经高度发达C.渔猎是殷商最主要产业D.甲骨的发掘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