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三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测试(242883D)(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涡阳三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测试(242883D)(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涡阳三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测试(242883D)(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5.据统计,直到1938年(1937年除外),苏联粮食总产量才超过1913年水平,而。1930∼1940年苏联谷物的人均产量低于全盘集体化前1928∼1929年的470公斤,更低于沙皇时代1913年的540公斤。这说明当时苏联A.“一五”计划成效有限B.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C.生产关系的亟须调整D.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明显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订于1968年7月,其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条约,是当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重要基石。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谈判和签订后的一段时期里,中国对美苏构建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具有歧视性,对拥核国家和无核国家规定的义务不均衡、不公正,仅限制横向扩散,而对美苏核武库的纵向扩散并不加以限制。中国虽然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持批评态度,但在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方面已经主动进行了自我约束。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核不扩散政策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宗旨与原则愈加重合,1992年3月正式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摘编自詹欣《中国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199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态度变化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意义。(6分)
15.1928年8月,乌克兰农民在寄给《农民报》的信中说道,中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少播种的做法,因为少播种就可以进入35%的免税贫农的圈子中。同时,中农普遍认为他们是在替懒汉干活。这表明当时的苏联